三百多萬的房子漏水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?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:在去年的年中,W先生以每平兩萬多元、房子總價總共三百多萬的價格,購買了當地某知名房屋開發商的一套期房。W先生等到近期收房驗房的時時,一進門,W先生便傻了眼。“吊頂不在一條水平線、瓷磚空鼓、木地板軟塌、廚房下水管漏水……當場發現的,是八大問題。不但如此,W先生還發現了很多其他的不同問題,那么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裝修讓W先生那么傻眼呢?今天就讓小編給我們講一下整個事情的發生。
那么在出現了問題之后到底W先生有沒有和其他的業主進行溝通呢?當然有!而且不但如此,其他業主反應的情況更加嚴重。問題出現后,當地開發商工作人員上門進行維修,讓W先生沒想到的是,更大、更普遍的問題還在后面:家中的主次衛生間都出現了漏水的情況,從樓上一層層地漏到樓下,“后來跟他們在群里一交流,全都有問題,幾乎沒有一戶是順利收房。”那么嚴重的房屋事故,到底該如何解決呢?在和W先生溝通之后,小編建議W先生通過專業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先進行鑒定,摸清家中的房屋問題,這樣才能更好的維權。
那么在此之后W先生進行了怎么樣的維權呢?在這之后,小編了解到,入住的很多業主都陸續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裝修質量問題,去年的上旬,業主群梳理的問題清單達到36項,其中漏水最為嚴重,很多房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漏水。最近上周,開發商向業主們發了兩封告知函,列明整改方案和期限。針對漏水問題,工作人員開始挨家挨戶地重新裝修衛生間。可過程并不順利,有的修完后又出現漏水的情況,有的到現在也沒有修好,距離交房已經一年多,業主們仍常和維保人員打交道。業主H先生家里的主衛已經是第三次做防水:“前兩次做的都不成功,之前還是出現了衛生間往臥室滲水的情況。”其中W先生就拒絕了開發商進行再一次的維修,因為W先生已經通過了專業的第三方房屋司法鑒定機構鑒定了房屋,準備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維權,同時小編也建議大家,如果我們的房屋出現了問題,我們一定要通過專業的方式來解決。
在進行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之前,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不同的途徑來解決問題。那就是投訴。對于有關小區規劃、房產證的辦理、房屋質量等出現的問題,業主可以向當地政府的建設行政部門、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、質量監督部門反映。對于小區物業管理問題,根據國務院頒布的《物業管理條例》,業主可以向物業所在地的區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投訴,那么你學會了嗎?